(一)日本郵票17.湯川秀樹「中間子理論」發表50周年紀念

 

湯川秀樹早在1935年就已經發表一篇論文,告知新粒子的存在。

 

他將剛興起的量子力學與狹義相對論結合,提出解釋強核力的理論,指出原子核內的質子與中子就是靠彼此交換一種「介子」才緊密的結合在一起。

 

他計算出這個介子的質量約是電子的兩百倍,有正、負不同電荷,並預測可在宇宙射線中發現。

 

當時,湯川秀樹的論述只刊登在日本的期刊,並未引起廣泛注意;直到1937年美國物理學家安德森公布他發現的新粒子質量恰恰約電子的兩百倍,湯川秀樹的理論才獲得重視。

 

雖然,後來經證實安德森提出的新粒子其實是緲子,與強核力的作用無關;但十年後(二次大戰迫使很多科學研究中斷)英國物理學家鮑威爾還是發現了湯川秀樹所提出的介子 --π 介子。

 

湯川秀樹因而於1949年成為日本史上首位的諾貝爾獎得主。

 

【日本文藝美學三】集郵冊日本篇目錄

【紅日記RB的集郵冊】目錄

【紅日記RB總目錄】

arrow
arrow

    紅日記 R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