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55歲退休到今年94歲,已快40年了。我這些年一直身體很好。我是怎樣做到的呢?
1、知識就是健康,最好的保健醫是自己
人的健康由三個方面的因素形成,第一遺傳佔三分之一,第二是鍛鍊和養生,第三是生活習慣,例如抽煙喝酒熬夜都會損害健康。
人到70歲以後是老年。老人都一定要注意學習吸收醫學保健知識。
此外,要全面瞭解自己身體狀況,綜合分析自己的問題是什麼,摸索其中的規律。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措施。
有些老年人沒有自己健康上的主心骨,動不動就看醫生,亂吃藥。其實醫生不過是聽你的陳述。
再說各科醫生也只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可能掌握你的全面情況。所以一定要靠自己,而不要盲目依靠醫生。
俗話說久病成郎中。我的體會是,身體是自己的,最好的保健醫其實只能是自己。
冷暖痛癢只有自己最清楚,運動健身只有靠自己堅持,心理健康也只有靠自己調整。
任何企圖依靠在其他人身上養老的夢想都要落空,無論是再好的醫生、再負責任的保姆,或是再孝敬的子女,都不能去靠。
2、要有毅力,要做自己應該做的,而不是只做自己喜歡做的
我堅持生活自理,至今自己買菜、做飯、洗碗、散步、自己洗小件內衣。
我當然也累,也不方便,完全可以讓保姆為我做。但是只要一開始不做,以後就再也做不了了。
我不到萬不得已就不開這個頭。這樣我一直堅持到目前,還是如此。
3、精神上要有境界,文化生活要豐富
現在老年人太寂寞,盼望兒女回家看望。國家都有「常回家看看」的法律規定,可是我不需要。
我關心時事,對文學、哲學、天文地理、戲劇體育都有興趣。我建立了自己的學習計劃和生活規律,每天忙忙碌碌,心裡很平靜充實。
你喜歡做什麼就去做,儘量把你的時間安排緊一點,每天都有自己的事情,都有完不成的工作。你就不會感到寂寞了。
此外我還有個辦法,就是家裡不要太寂靜。要經常開著電視,就好像總有人與你說話,向你唱歌,你就不會感到孤獨。
我有三個孩子每周都回來看我。我兒子離我挺遠,我不希望他每周都來,就對我女兒說,你跟你哥哥說一下,不用每周都來,打個電話問問就行了。
他後來就兩個禮拜回來一次。我平時過得很充實、愉快,不希望別人來干擾我。
老年人要熱愛生活,關心時事,心胸開闊,心情舒暢。這樣遇到疾病就能頂得住。
第二目標
要爭取在人生的最後階段「走得快一點」,既減少自己的痛苦,也儘量避免給他人造成的負擔。
人人都希望晚年走得快一些,但死生有命,這也可以事在人為嗎?
我認為,要想「走的快一點」,首先要做好「走」的思想準備,該走的時候乾乾脆脆、無牽無掛、了無遺憾。我來告訴你我的體會:
1、不怕死
我前年尿血,在三院檢查發現我左腎上有個腫瘤,可能是癌症,醫生和家屬都主張要做手術切除。
我不同意。我說我已經92歲了。我將來走不一定是因為這個腫瘤。
即便是這個原因,動了手術後又會出現其他病。那何必呢?兩年來沒有任何感覺。
現在我乾脆就不去檢查了,也不管它變大了還是小了,愛怎樣怎樣。已經兩年了我一直與癌症「和平共處」。
現在既沒有什麼感覺,也沒有精神負擔,每天都生活得很充實,很有質量。任何事情只要想得開,就會戰勝它。
當然如果將來真是癌症發作的話,後期會很疼,我就留一筆錢打止痛針。
我對女兒說,將來我昏迷了就不用打了,沒有知覺了還打它幹嘛,「走人」就完了嘛!
人的壽數到了,就要順其自然,犯了病還搶救他幹嘛?身體功能衰竭了,無疾而終,順其自然,這是福氣呀,你說是不是?
老來不怕死,就活得輕鬆,生活質量就高。我就是懷著這種心態一天一天活過來的。
事實證明越是不怕死,就越是死不了。我現在已經94歲了,而中國人的平均壽命是72歲。哈哈,我覺得自己賺到的已經太多了!
2、不愛錢
許多老人越是到了晚年,越是錙銖必較,把錢摳的緊緊的。他們真是沒想明白呀。我現在每個月幾千元退休金,根本花不完。
所以孩子們來看我,我都自掏腰包請他們吃飯。兒女過六十歲生日,我每人送上一萬元。
我想,自己也就這幾十萬元的存款,等我死了兒女們繼承,他們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也不會感激我。
不如現在就拿出來給大家共享,弄個皆大歡喜,何樂而不為呢?哈哈!
3、放下自我
現在很多老人想問題只從自己出發,想來想去總覺得別人對不住自己。
或是領導對不起自己,或是同事對不住自己,或是兒女對自己照顧不周,特別是兒媳婦又如何虧欠了自己。
內心總是不愉快,這又何必呢!要想得開,就一定要放下自我,換位思維。
你認為自己把兒女撫養大,兒女就應該回報你。兒女都有兒女的事情,哪有那麼多時間陪著你?
回想一下你自己的父母在世時,你又曾去陪伴了多少?照顧了多少?我從不要求兒女來陪我。
我一個人生活的很有規律,說真的,他們來了我還有點嫌打亂了自己的計劃。
所以一個人生活是常態,兒女來看你,是驚喜。這樣就不會心懷不滿,常感落寂了。
至於孫子輩兒,哈哈,不用我說,人家早就想也不想了!這是人類新陳代謝的自然規律嘛。
總之只有放下自我,才能戰勝死亡,充分享受生期。至於身後之事,兒孫自有兒孫福,不是我應該費心去想的!
有位網友說,這是他看到的關於「老年話題」,最靠譜,最科學,最好的文章。
多好的老太太呀,這心態,這思想,這理念,哪哪都透著正能量,使人充滿了無限的希望。
【續篇】
生命的見證
2017年4月底,陳老師已經滿了96歲。這時各種疾病接踵而來。先是腎癌發作,伴隨而來的尿毒症、貧血性腔梗。
加上中間一次跌傷和小中風,身體臟器衰竭得很快。起初生活還能堅持半自理,終於在9月份兩腿發僵,渾身難受,躺在床上不能下地了。
子女們都竭力動員她去醫院住院。可是陳老師一直堅持不去醫院就診,她沒有吃藥,也沒有注射和打點滴,只是堅持自己按摩和做一些腿部練習,希望還能下地步行。
女兒也為她問遍了家庭的醫生朋友,他們都很坦誠地說:「這麼大年紀了,恐怕病情是不可逆的了。」
子女為她請了保姆,24小時輪流守護她。而這正是陳老師最不想要的」沒有質量的生活」。
她囑咐女兒:一不要通知學校,二不要通知親友,三不要讓人來探望。她只希望自己能夠「走」得更快些,儘量不要拖累別人。
她請女兒幫助她,女兒難以答應,何況我國的法律也不允許安樂死。於是她果斷地決定以自己的方式來結束生命。
10月17日,陳老師開始斷食。當女兒把精心烹飪的飯食端到她面前時,她推說吃不下,並掩住口不准別人強行餵食。
看著她堅定的眼光,女兒只好含著眼淚把食物端開。由於腎癌開始引起腰部疼痛,她睡覺時總是用雙手抵住腰部,並沒有打止疼針。
18日,陳老師繼續斷食,只飲水。
19日,女兒沖了芝麻糊端到已經餓了三天的媽媽面前。陳老師居然一口氣吃完了。
但是當女兒再次把食物端到她面前時,她又堅決拒絕了。
20日,陳老師已經既不吃飯,又不能飲水了。她的頭腦還很清楚,口不能言,就寫下自己的要求,如請人幫她翻身、解手等。
21日,陳老師繼續水米不進。清早尚能在保姆的幫助下起床解手。
下午5時13分,陳老師終於耗盡了所有的精力,安詳地合上了眼睛。
聽到陳老師的女兒講述她最後的日子,不禁感到震驚。以斷食的方式來結束生命,這需要多麼大的勇氣和多麼堅強的意志啊。
我立即聯想起她的話「要不怕死」,「要爭取走得快一點」。她老人家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她既不拖累別人,也捍衛了自己的尊嚴。
陳老師圓滿地實現了自己晚年的兩個目標,終於下課了。她的最後一課不僅向我們傾盡心血,還以生命做了見證。
當我肅立在窗前為陳老師默哀時,腦海里卻浮現出那張親切的笑臉,她詼諧地說:「哈哈,我已經賺到太多了,下面就看你們的啦!」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news/6o6xqnl.html
【紅日記RB總目錄 】